四种方法让文章“眉目传情” 附案例
2022-11-11 14:53:35 313

四种方法让文章“眉目传情”(附案例)

 

所谓眉目,就是观点。观点是公文的眼睛,也是精华所在。我们常常讲,“眼好一半文”。观点好了,文章就好了一半。不同的观点,按照一定的逻辑,列队、就位,就精彩了文题、撑起了主题、支起了架构、靓丽了文章。就好像见到了“神仙姐姐”,最美的一定是眼睛,明眸善睐,摄人心魄。

记得春晚上有个小品,《汇报咏叹调》,一位主任去县里开会,中途开溜。回来后,经理让他传达会议精神,只好胡编,说会议强调了五点:一是提高认识、强化意识,二是主要领导亲自挂帅,三是发动群众、做好宣传,四是持之以恒、环环紧扣,五是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。经理不信,一核实,都对!这个小品,讽刺的就是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会议材料万能八条、千篇一律,观点都是搞“大路货”。这样不行。

打造好的观点,就要善于出思想、出精华、出特色,让观点更加具象、更加睿智、更加整齐、更加干炼。这里和大家交流四种方法。

一、巧用“类比法”,让观点更“具象”

类比法,就是打比方、作比喻。“一个比喻胜过一打道理”。如果文章要传达的信息,比较深奥、复杂,直接说太枯燥,就可以迂回一下,借用“他山之石”来类比。

这就类似文学上的“通感”修辞手法。朱自清《荷塘月色》名句,“微风过处,送来缕缕清香,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”。就是嗅觉与听觉的贯通,荷花的清香、渺茫的歌声,贯通起来,让人可以调动生活经验,类比联想,感受意境。

「案例1」曾经阅研过一篇阐述高校如何践行北京精神“爱国、创新、包容、厚德”的文章,标题为《首都高校践行“北京精神”要唱好“四重奏”》,四个观点非常精彩:

一、高校要唱好爱国向党的“主旋律”。(对应北京精神之“爱国”)

二、高校要唱好大胆创新的“进行曲”。(对应北京精神之“创新”)

三、高校要唱好包容平等的“交响乐”。(对应北京精神之“包容”)

四、高校要唱好厚德尚礼的“咏叹调”。(对应北京精神之“厚德”)


阅读全文
(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,您需要先登陆!)
如果喜欢本篇内容,请赞赏鼓励哦!
尚未有人赏赞,赶紧来一个吧
查看更多>>
请选择打赏类型
¥0.01
¥1
¥365
¥188
¥99.99
¥66.6
¥52
¥6.66
¥6
赏赞

分享:

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关于本文

本文标题:四种方法让文章“眉目传情” 附案例

链接地址:http://www.yisougongwen.com//index/article/detail/detail_id/7746.html

相关内容
    热门推荐
    • 本周热门
    • 本月热门
        二维码

        微信订阅号

        联系客服